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它致力于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体现着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贯穿德、智、体、美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统领着整个学校教育。它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场合对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其内容涵盖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将党和国家关于德育工作的要求落细落小落实,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大力促进我院德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德育工作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密联系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实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按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德育目标
总体目标:
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党爱国、爱校爱家、讲文明、懂礼仪的现代公民,成为阳光自信、发奋学习、不断追求、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有用人才,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体要求如下: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领导。
2、热爱学校,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自豪感和主人翁责任感。
3、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勤奋学习、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志存高远。
5、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团结同学、友善待人。
6、仪容整洁,衣着得体;举止文明,落落大方;情趣高雅,向善向美。
7、遵守校规,依纪行为;学习法律,依法办事;熟悉行规,具备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8、自尊自爱,自立自强;阳光自信,乐观向上;美好青春,充满活力。
9、按时作息,坚持锻炼;注意安全,珍惜生命。
三、德育内容
(一)理想信念教育
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革命文化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深刻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培养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落实到学院新葡的京集团3522vip和管理服务各个环节,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法治教育等,引导学生牢牢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四) 文明礼仪教育
从仪容、举止、表情、动作,语言,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方面入手,重点培养学生的个人礼仪和社交礼仪,逐步教育引导学生做到仪容整洁,衣着得体;举止文明,落落大方;高贵优雅,谈吐不凡。
(五)励志教育
通过教育手段,激励、唤发学生的内驱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志存高远、发奋学习、不断追求。
(六)心理健康教育
引导学生增强调控心理、应对挫折、人际交往、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乐观开朗、充满活力。
(七)规则教育
带领学生学习学校的校规校纪、学生日常规范、学生成绩管理办法等,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那些与学生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的法律常识,使学生知法守法,按法办事;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使学生深刻领会教师职业道德和应具备的职业精神。
(八)道德品行教育
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
四、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教学育人
1、广大教师首先自己要模范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处处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对学生言传身教,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以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以模范的行动带动学生,以出色的工作影响学生, 要通过良好的服务与管理为学生做出表率。其次还必须要在工作中广泛接触、了解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增进与学生的感情交流,真诚地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2、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新葡的京集团3522vip全过程。严格按照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开全、开足、开好德育课程。对所有德育学科进行重新梳理,全盘整体系统设计德育课程,按年级、学期,科学制定德育课程规划,并认真落实。建设例如礼仪教育、成长课堂、法律讲堂等有学院特色的校本课程。
(二)管理育人
要积极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将德育工作的要求贯穿于学校管理制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治理行为,形成全体师生广泛认同和自觉遵守的制度规范。
要加强班主任工作力度。班主任要主动带领学生认真学习校规校纪、学生日常守则、学生管理办法、成绩管理办法等,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团委工作要抓细抓小抓实。团委是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个主阵地,要不失时机地、主动地利用好各种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例如专题纪录片、红色电影、模范典型等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传统文化、道德品质的教育。要制定系统完善的教育规划,包括各个阶段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避免工作的片面和不连续性。
(三)服务于人
所有的管理、后勤、教辅人员都要以良好的形象和出色的工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并通过为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要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服务技能,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广泛了解学生情况,真诚关心、帮助学生,以优质服务为学生创造一个文明、优雅、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创造温馨愉悦的育人氛围。
(四)文化育人
要依据学校办学理念,结合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秩序良好、环境优美,校园文化积极向上、格调高雅,提高校园文明水平,让校园处处成为育人场所。
优化校园环境。学校校园建筑、设施、布置、景色要安全健康、温馨舒适,使校园内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
学校、教室要在明显位置张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教室正前上方有国旗和党旗标识。
要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地面等进行文化建设,如模范典型、科学家、杰出人物、教育理念、励志格言,或展示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等。
要重点做好网络建设。网络是学校对外的一个重要窗口,广大师生学习进步的重要平台。所以要不间断的传递教育时讯、专业知识、模范典型等,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营造文化氛围。凝练学校办学理念,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形成引导全校师生共同进步的精神力量。
建设班级文化,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班训、班歌、班级口号等,增强班级凝聚力。
(四)活动育人
要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1、举办模范典型评选活动
为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和促进作用。学生处应定期举办模范典型的评选和推介活动,使广大学生明白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光荣的、什么是可耻;那些应该提倡、那些应该反对;那些应该追求、那些应该是摈弃,逐步培育学生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和审美观。
2、举办专题教育讲座
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针对德育内容展开系列培训。使“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爱国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中华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深印入学生的内心,并逐步外化于行。
3、开展节日纪念日活动
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传统节日以及二十四节气,开展介绍节日历史渊源、精神内涵、文化习俗等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传统节日的体验感和文化感。利用植树节、劳动节、青年节、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日集中开展爱党爱国、民族团结、热爱劳动、尊师重教、爱护环境等主题教育活动。
4、开展专项的教育活动
每个学期举办几场专题教育活动。内容要丰富,可包括励志教育、感恩教育、爱校爱家教育等。形式要多样,可以是征文、绘画和演讲比赛等等。
五、组织结构
学院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常如敏
副组长:刘陆冰 宋建红 王建春
韩红斌 秦彦梅 王世忠 陈坦付
成员: 周国平 孔武法 陈永佳 杨俊峰 王秀峰
宋贺华 康俊英 李 鑫 杜永刚 申增兴
苗运岭 赵 斌 刘东立 贾书银 郭海波
韩 晓 孔红霞
邯郸学院武安分院
2017年10月10日